新闻中心news
70岁老人古啼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在大多数人选择安享晚年的年纪,70岁的李建华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,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击剑馆时,他已经身着白色击剑服,手持长剑,与年轻选手们一同训练,他的眼神锐利,动作敏捷,仿佛时光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,李建华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强身健体,而是站在世界击剑锦标赛的舞台上——一个通常被年轻人主宰的竞技场。
李建华的故事始于三年前,退休后,他本可以像其他同龄人一样,钓鱼、下棋或含饴弄孙,但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观看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击剑比赛重播,那一刻,他被运动员们的优雅与力量深深吸引。“击剑不仅是身体的较量,更是智力的博弈,”李建华回忆道,“我立刻被迷住了,决定试一试。”尽管家人最初持怀疑态度,担心他的身体健康,但李建华的决心最终说服了他们,他开始从基础学起,一步步掌握花剑的技巧。
训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击剑对体能、反应速度和战术思维要求极高,对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,挑战尤为巨大,李建华坦言,最初的几个月里,他经常肌肉酸痛,甚至因步伐不稳而摔倒。“但我从没想过放弃,”他说,“每次跌倒,我都告诉自己,这是为了更接近目标。”他的教练张伟,一位前国家队选手,对李建华的毅力赞不绝口。“许多年轻选手都难以坚持每天两小时的训练,但李老却雷打不动,他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,尤其是在战术执行上,他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,往往能出奇制胜。”

李建华的日常训练安排得井井有条:早晨6点起床,进行30分钟的热身和拉伸,随后是击剑技术练习;下午则专注于体能训练,包括慢跑和核心力量锻炼,他还自学视频分析,研究国际顶尖选手的比赛录像。“年龄不是障碍,而是优势,”李建华笑着说,“我比年轻人更懂得如何分配体力,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。”
他的故事迅速在击剑圈内传开,激励了许多人,当地击剑俱乐部的主理人王敏表示,李建华的参与带动了中老年人对击剑的兴趣,俱乐部甚至专门开设了“银发族击剑班”,报名人数激增。“他证明了体育无关年龄,只关热情,”王敏说,社交媒体上,李建华的训练视频获得大量点赞和评论,许多网友称他为“真正的英雄”。
尽管李建华尚未获得世锦赛的参赛资格,但他已在多项国内老年组比赛中崭露头角,2024年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上,他夺得花剑项目的铜牌,这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,下一步,他计划参加亚洲老年锦标赛,积累国际经验。“世锦赛是我的终极目标,”李建华坚定地说,“即使需要再多努力,我也会坚持到底。”

体育专家认为,李建华的旅程反映了全球老龄化社会中,老年人对积极生活方式的追求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,不仅身体健康状况更好,心理幸福感也显著提高,击剑作为一项低冲击、高强度的运动,尤其适合老年人,它能增强协调性、平衡力和认知功能。
李建华的梦想不仅是个人的胜利,更是对年龄歧视的挑战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,鼓励更多老年人打破 stereotypes,追求激情与目标。“年龄只是一个数字,”他说,“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人生。”随着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的临近,李建华继续在剑道上挥洒汗水,他的故事已成为体育精神的最佳注脚——永不放弃,永远追求卓越。
2025-09-25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